成果名称:大气污染物超光谱智能感知关键技术、装备
专利:发明专利
1.基于光学遥感的大气污染成分垂直分布反演方法(专利号:ZL202010611508.0)
2.一种基于超高光谱遥感无盲区臭氧垂直分布的遥测系统(专利号:ZL202110758931.8)
3.一种超光谱遥感地表大气相对湿度的实时反演算法(专利号:ZL202110674297.X)
4.一种大气污染物立体分布无人机载超光谱遥测系统(专利号:ZL202111441393.6)
5.全时段天空地一体化超光谱温室/污染气体立体遥测和溯源以及预测方法(专利号:ZL202311073299.9)
6.全时段三维大气污染物的重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专利号:ZL202111434720.5)
7.基于超光谱遥感的痕量气体水平分布探测交通污染源方法(专利号:ZL202210472745.2)
8.一种多组分大气痕量成分的夜间超光谱遥感成像系统(专利号:ZL202311267942.1)
9.一种基于超光谱遥感的排放源CO2快速成像方法(专利号:ZL202210422915.6)
10.一种基于超光谱遥感成像技术的小型化无人机载荷(专利号:ZL202410174500.0)
11.区域大气污染物千米级分辨率立体分布的重构方法(申请号:CN202211586543.7)
12.一种测量大气污染物立体分布的装置及方法(申请号:ZL202410326053.6)
13.一种用于车载走航的小型化超光谱痕量气体遥测仪器(申请号:CN202410036801.7)
14.一种对工业区污染源扫描成像的超光谱遥感系统(申请号:ZL202310045957.7)
15.一种基于立体遥感的农业源活性氮排放强度定量计算方法(申请号:CN202211341160.3)
归属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被许可方: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关联交易情况:团队承诺不存在关联交易
成果转化方式:以普通方式许可他人实施,许可年限1年
许可费金额:10万元
收益分配比例: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试行)》(校转化字[2021]68号),成果转化收益的分配比例见表1:
表1、技术许可收益分配表
收益单位 | 所占比例 |
技术团队 | 80%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 |
技术团队成员:刘诚(占技术团队收益比例40%)、邢成志(占技术团队收益比例10%)、胡启后(占技术团队收益比例10%)、谈伟(占技术团队收益比例10%)、李启华(占技术团队收益比例10%)、季祥光(占技术团队收益比例10%)、刘浩然(占技术团队收益比例10%)
公示期:2025年1月24日-2025年2月7日
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处联系:
联系方式:韦峰 0551-63607649;邮箱:wfeng6@ustc.edu.cn
科技成果转化处
202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