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高速超分辨率结构光照明显微镜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1.相位解包裹方法及装置;(专利号:ZL 202110418705.5)
2.视频去噪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专利号:ZL 202110378423.7)
3.一种以需求为导向的图像去噪方法;(专利号:ZL201911183294.5)
4.基于最大化置信度的半监督语义分割方法;(专利号:ZL201911071629.4)
转让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受让方: 竺长安、金一
成果转化方式:向受让方转让赋权后科技成果的学校部分权益
成果预估金额: 约200万元
拟转让金额:约定收益(经双方约定取得的市场化收益)
收益分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收益
实施方案:在安徽省内转化,作价入股至已有公司
拟投资入股企业名称: 合肥中创微视科技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40100MAD97QX59H)
投资入股后股权方案:
股东名称 | 出资方式 | 出资金额(万元) | 股权比例(%) |
竺长安 | 知识产权 | 168 | 42 |
金一 | 知识产权 | 32 | 8 |
合肥中微视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货币 | 128 | 32 |
张志建 | 货币 | 72 | 18 |
合计 | 400 | 100 |
合肥中微视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情况:
合伙人姓名 | 出资方式 | 认缴出资金额(万元) | 认缴比例(%) |
刘栋材 | 货币 | 3.75 | 37.5 |
高雅婷 | 货币 | 5.625 | 56.25 |
金一 | 货币 | 0.625 | 6.25 |
合计 | 10 | 100 |
公示期:2025年4月17日-2025年5月1日
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将意见书面、实名反馈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纪检监察机构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办公室。
联系方式:0551-63602591;韦峰0551-63607649;邮箱:wfeng6@ustc.edu.cn
科技成果转化处
2025年4月17日